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明创建 > 北斗观察网 | 春天里的《乌苏里船歌》

北斗观察网 | 春天里的《乌苏里船歌》

2024年04月15日 08:00:50 来源:中国军网 国防部网 访问量:384 作者:赵景旭 于良溟 乔振友

春天里的《乌苏里船歌》

——黑龙江省军区携手赫哲族群众奋进新时代记事

■赵景旭 于良溟 本报特约记者 乔振友

赫哲族村民向民兵介绍省军区援建的赫哲文化传习所情况。
八岔赫哲族乡干部、驻地边防官兵和赫哲族群众重温入党誓词。
同江第五小学学生学习赫哲族语言。
街津口赫哲族乡民兵在赫哲文化传习所学习赫哲手工技艺。
赫哲族群众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向过往游客展示民族歌舞。
街津口赫哲族乡鸟瞰。

“乌苏里江长又长,蓝蓝的江水起波浪,赫哲人撒开千张网,船儿满江鱼满舱……”阳春三月,伴随着《乌苏里船歌》悠扬动听的旋律,记者走进黑龙江省同江市边境一线的赫哲族群众聚居区,感受赫哲人的幸福生活,目睹他们与黑龙江省军区携手同心固边疆、昂首阔步新时代的崭新风貌。

“靠水吃水”的赫哲人上了岸

位于同江市的八岔赫哲族乡,是赫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。漫步乡政府所在地八岔村,水泥村道干净整洁,一排排两层小楼错落有致,各家各户自来水、有线电视、供暖设备一应俱全。80多岁的赫哲族老人岑茂财,正在农家乐里忙活着。看着熙熙攘攘的游人,他的脸上乐开了花:“我打了一辈子鱼,做梦也没想到现在能吃上旅游饭,而且日子越过越红火。这要感谢共产党,感谢解放军啊!”

今昔对比,照见生活之变。赫哲族曾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,生活在黑龙江、松花江、乌苏里江三江汇流地区。过去赫哲族百姓没有土地,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,夏天扒下桦树皮制成桦树皮船下江捕鱼,冬季忍着高寒凿开冰面捕鱼充饥。前些年,随着当地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、产业化,“靠水吃水”的赫哲族群众一度失去了发展空间。“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,56个民族是亲兄弟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民族都不能少。”黑龙江省军区主动与省民委、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协调对接,先后多次赴同江市调研,制定《赫哲族聚居地兴边富民重点帮扶五年规划》,因地制宜走开“传统渔业+现代农业+乡村旅游”路子,让上了岸的赫哲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随着剪刀游走,王海珠手中的鱼皮不断变换造型,再经粘合拼贴,一幅展示赫哲族群众冬捕场景的鱼皮画跃然纸上。年近50岁的赫哲族妇女王海珠,是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负责人,从事赫哲族鱼皮工艺品设计制作和鱼食品加工销售。“这几年,我们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走绿色订单农业、特色渔牧产业、文化旅游产业多业并举发展之路,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.7万余元,家家住楼房,几乎户户开上了小汽车。”王海珠边制作鱼皮画,边满面笑容地向记者介绍道。

“独具特色的赫哲鱼皮画就是产业扶贫项目。”同江市人武部领导告诉记者,赫哲族以鱼皮为载体,通过粘贴和镂刻等手法,从不同角度表现本民族的日常生活。这几年,在产业扶贫政策支持下,赫哲族群众将这一传统手艺弘扬光大,鱼皮画已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。

在省军区定点帮扶的街津口乡一家纪念品商店里,赫哲族村民岑卓秋告诉记者,以制作鱼皮画、体验赫哲文化、欣赏赫哲族歌舞为主要内容的赫哲族特色乡村旅游,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。产业致富、旅游增收,让弃船上岸的赫哲人幸福生活有保障。

援建传习所传承民族文化

今年春节前夕,哈尔滨中央大街,一群穿着鱼皮服装的人与游客合唱《乌苏里船歌》的画面火爆“出圈”。他们就是来自同江市的赫哲族群众。

“借助哈尔滨火爆的旅游,让他们出镜,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人,了解赫哲文化。”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,在56个民族大家庭中,赫哲族人数较少,但他们历史悠久、文化丰富,精美绝伦的鱼皮画、鱼骨画、桦树皮画,被誉为“赫哲三绝”;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曾几何时,这些传统文化,随着岁月流逝,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。

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,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。”基于这一认识,军地在帮助赫哲族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,注重帮助他们传承弘扬民族文化。去年,省军区筹措资金在街津口乡援建了一个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赫哲文化传习所。该传习所共4个区域,分别是赫哲伊玛堪传习区、赫哲技艺传习区、赫哲民俗体验区和赫哲文创展示区。通过背景介绍、实地操作、实物展示,集中介绍与传习赫哲族民俗、技艺、曲艺、文学、音乐等9类17项国家级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走进赫哲技艺传习区,记者不禁被墙上栩栩如生的鱼皮画、鱼骨画吸引。一群赫哲族青年正在非遗传承人带领下学习制作鱼皮画。乡领导告诉记者,每到农闲时节,村民们自发走进传习所,向非遗传承人学习赫哲族传统技艺,墙上挂的画作都是村民们的作品。

“自从来了共产党,我们的生活多美好;自从来了解放军,我们的生活变了样……”在八岔赫哲族乡文化传习所内,村民们正在练习赫哲族伊玛堪说唱。乡长孙中魁告诉记者,伊玛堪说唱,是赫哲族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,无乐器伴奏,依靠口耳相传,2006年5月,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2011年11月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急需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聘请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专门开讲授课;设立村级创作室,免费提供场地供村民创作鱼皮画;发挥村里网红能人作用,开通网上直播销售鱼皮画产品……为传承弘扬传统赫哲渔猎文化,适应赫哲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需要,军地各级都下了不少功夫。如今,在赫哲族村落中,妇女、孩子学习鱼皮制品的创作加工,文创商店在网上宣介销售,传承技艺与创业致富已完全融为一体。

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党建引领民族文化谱新篇。”这句刻在传习所墙上的文字,让记者看到了赫哲族文化传承的希望与未来。传唱伊玛堪,弘扬渔猎文化,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既找准自身发展定位,又最大限度保留本民族习俗和文化,可谓一举两得,难怪赫哲族群众盛赞:“解放军帮建赫哲文化传习所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!”

兄弟手挽手军民同心保边疆

“美丽的八岔哟,是我的第二故乡;党的阳光下啊,民族兴旺乐无疆。我们同赫哲兄弟手挽着手,军民共建保卫边疆……”在八岔乡政府采访,听到不远处传来朗朗歌声。市人武部一名同志告诉记者:“这是某边防连的连歌,这个连曾被原沈阳军区授予‘爱民模范连’荣誉称号,被国务院、中央军委表彰为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’。这首歌就是同江军民同心守边疆的生动缩影。”

“同江市之‘同’,对于同江军民来说有着特别的含义。”省军区领导介绍,同江因松花江、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在此交汇而得名。而同江之同,也是军民同心、民族团结的真实写照。这个常住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县城,已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,同江市人武部还被表彰为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。

“勇无双,忠无双,江水血浪尽是英雄绝唱;头不低,腰不弯,山峰弹壁凿刻百姓豪情。”镌刻在街津口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这副对联,讲述着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,赫哲族群众与日寇英勇斗争的历程。经过一次又一次殊死斗争,赫哲族人口从1700人锐减至300人。新中国建立后,知恩图报的赫哲族群众,把对共产党、解放军的爱,转化为守疆卫国的责任,与驻军部队一道创造了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的“同江模式”。

记者沿界江一路走访,恰好遇到一支巡逻队伍。队伍中既有边防官兵,还有民兵和当地群众。同江市人武部领导告诉记者,这是赫哲族民兵班和赫哲族护边员配合边防连队在执勤巡逻。

40多年前,20出头的赫哲族青年何志明开始担任义务护边员,现在年近七旬的他仍然走在巡逻队伍中。“有木板钉船就敢闯风浪,有钢叉在手就能保家乡!”何志明告诉记者,“抗战时期,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打跑日本鬼子挽救了我们民族;和平时期,每当危险来临,驻军官兵舍生忘死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,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理所当然!”

同江边防行,随处可见的“助民排水沟”“爱民路”“军民连心桥”,都在无声诉说着“我们同赫哲兄弟手挽着手”的鱼水深情,让记者不禁心头一热。

“白桦林里人儿笑,笑开了满山红杜鹃,赫哲人走上幸福路,人民的江山万万年……”作别八岔村,村广播喇叭里又响起这熟悉的歌声……

相关链接

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黑龙江、松花江、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,集中居住于“三乡两村”(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、八岔赫哲族乡、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、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)。赫哲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,没有本民族文字,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,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,通用汉语。根据《中国统计年鉴-2021》记载,中国境内赫哲族的人口数为5373人。

本版摄影:黄天问、付  斌、孙中魁

版式设计:扈  硕

编辑:张惠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。